細雨綿綿無須歸,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直心的體會
直心的體會
日前觀賞一個歌唱比賽節目,參加歌唱者都是歌壇新秀,個個都是佼佼著,有的無師自通,有的是經過專業訓練,參賽著都是歷經磨練,歌藝台風都是不凡,節目中,最讓我震撼的是一位來自烏魯木齊的參賽者,一把吉他及他真情流露歌聲,感動了現場的聽眾,雖然大多數人都聽不懂他所唱的維吾爾語歌詞。比賽結束,評審者面臨二難,難以抉擇誰是優勝者,這位參賽者他卻對評審說:【他無所謂,請評審導師不要為難】,那種超然,讓我攝服。當評審導師宣布這位維吾爾族歌手是優勝者,並且要高舉這位優勝者的手,接受觀眾歡呼…,在那夢寐已久的舞台,燦爛的一刻,優勝者按住了評審導師的手,他選擇不讓評審導師舉起他的手,給失敗的朋友很大的溫暖,並跟競爭對手互相約定友誼會繼續.....。
評審們訪問了這一位勝利的參賽者,說:【每一位歌者都各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你肯定有你的夢想,對不對?說說看...】, 這位歌者卻說:【我沒有夢想,我只是認真地作事,有時夢想它就自然而然實現】,這位歌者也分享想了他一些水到渠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我聽了他的話,一位比賽者的心情分享,非常的震撼….你不是準備要來拿冠軍的嗎?為何能那麼淡然呢?換成是我,面對榮耀,我的態度是.....高興、滿足、感恩、抑或謙卑呢?我能有這麼超然的行為表現嗎?
這位少數民族的歌手,幾乎沒有時下歌者的商業包裝,也沒有競逐功利的心,他的”直心”,把事情做好,不計較利害得失,他的歌聲與行為震攝了在場的聽眾。我若有所悟:人一輩子,都在想豐富自己,怕落人後,怕所得不夠…,想很多…,擔心很多,都是為了這個 ”我”, 而這個 ”我”…源自於生命的無知、不安 與恐懼…。一般人要把一件事徹頭徹尾作好,而過程當中不多心,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是非常困難的,然而不算計得失的那種水到渠成的成功,是超然的,是平淡的。筆者所言不計較得失,並不是不知道的得失,而是應該用更高的思想去面對得失,知道得失沒有絕對,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甚麼都沒有,離開時也是兩手空空,我們有得到甚麼?有失去甚麼呢?其實是得了個”無”,失去個 "空,究竟是以【空、無】為伴,而中間的生命過程,是要以這樣的思想高度去面對生活,從人事物的經歷之中,粹練自己的心性,知道本無得失,而能隨緣得失。
世人迷於現象,常祈願事事順我心,事事如我意,卻也苦於世事生滅無常,想要抓住永恆,不能順心如意,卻也埋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是與真理相違背的。而真相是,天地承載萬物、孕育萬物、包容萬物,平等無為,正所謂【虛空無意,究理無言】,若能不著於現象,這個【順心】,就是調服自心,隨順因緣,而所謂【如意】,也是要自覺無意,末著於自我意識,達到如實之意,只要心不染境,這樣就會因為無意,所以事事如意,不因人事物外境之起伏而讓自己的心情迭起迭落,內心能如如不動,不自結心業,所以想要【如己之意】是聰明人,而能【如實之意】者,才是智慧的展現。
佛經記載:人類是由光音天而來,光陰天的天人因好奇心,神足來到地球,也因為吃了地球的瓊漿,化身變成報身,所以回不了天界,因地球各地之瓊漿不同,天人飲食各地瓊漿之後有不同的膚色,造成不同的種族。天人因為化身變成肉身,福報減少,為了生存,需要飲食,後來又組織家庭,漸漸養成貪、瞋、癡的習氣,進而有殺、盜、淫等惡行,於是形成了六道輪迴,不能出離。
由於人類在六道之中累劫輪迴,為了延續生命,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生活中漸漸養成造成財、色、名、食、睡的貪著習氣,養成對於外在物質世界的貪著,對於家庭親情產生無法割捨的情纏,內心擁有很多,財富名利、恩怨情仇,所以恐懼失去,擔心很多,然而生命終有結束的一天,一生中努力經營的親情與外在的物質名利、權位也在最後的一刻,在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被迫放下。所以我們每一世都在努力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成功的事業及一個轟轟烈烈的人生,但也每一世都在痛苦、恐懼及不捨的情況下離開人間。每一世都是空空來,也空空的去,一生對外界的物質擁有與情纏名利的追逐到最後也隨著生命而結束,然而卻留下這一生習氣情纏的包袱深植於內心,也就是所謂的【神識習氣】,然後又隨著自己的【神識習氣】再度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每一世都如此,造成業習越來越重無法解脫,殊不知遺留在內心的都只是一種影像、一種感覺而已。
透析了生命的歷程,我們更要深刻體認我們這條生命(稱為身命)是無常,而內心所染值精神習氣(稱為業命)也是虛幻不實的,我們這條生命跟大自然的物質體是一樣的,他們只是因緣合閤的暫時現象,一樣具有成、住、壞、空的生滅歷程,所以外面的物質境界,包括我們的生命是生滅無常。而我們的內心卻常分別外境的得失與善惡,認假作真,養成執著這些得失與善惡的情趣,不能與法界自然的因緣生滅法相應,受困在自己內心分別執著的思想情趣之中,猶如禁錮在自我認知牢籠之中,不能出離。因為我們的六識(意識心)就是好於分別外境,而第七識(末那識)就養成了執著這些善惡與得失的情趣習氣,所以這種自我的情趣的攀緣追逐,造成我們的生命一世再一世無止境的輪迴,得之則習,但也養成對於人事物更強烈的取捨與怕失去的執著與恐懼,雖然明知肉體生命終究會結束,然而卻拼命追逐、執著這些外在的物質名利想要鞏固這個生命,猶如在海邊的沙灘雕築城堡,城堡在華麗,海水一來隨時就會崩塌而消失,生命既然是妄,為了鞏固生命的欲求與執著,更是妄上加妄,無怪乎佛經說我們的生命就是一種因緣閤合的假我。
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六祖壇經:【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無意智】。陳明安老師也說:【有染者入六道,無染者入法界】。我們應該學習佛菩薩的智慧,外觀物理空性,進而內觀自心而不著念,頓除六識之分別,淨化七識的情趣習氣,由直心回到本心,永絕餘想,解脫身命與業命的身心束縛,超脫六道的輪迴。
虛空無意,究裡無言,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一念不住,止而能觀,
如實之意,直了此心。
~勝法~ 107.10.09
日前觀賞一個歌唱比賽節目,參加歌唱者都是歌壇新秀,個個都是佼佼著,有的無師自通,有的是經過專業訓練,參賽著都是歷經磨練,歌藝台風都是不凡,節目中,最讓我震撼的是一位來自烏魯木齊的參賽者,一把吉他及他真情流露歌聲,感動了現場的聽眾,雖然大多數人都聽不懂他所唱的維吾爾語歌詞。比賽結束,評審者面臨二難,難以抉擇誰是優勝者,這位參賽者他卻對評審說:【他無所謂,請評審導師不要為難】,那種超然,讓我攝服。當評審導師宣布這位維吾爾族歌手是優勝者,並且要高舉這位優勝者的手,接受觀眾歡呼…,在那夢寐已久的舞台,燦爛的一刻,優勝者按住了評審導師的手,他選擇不讓評審導師舉起他的手,給失敗的朋友很大的溫暖,並跟競爭對手互相約定友誼會繼續.....。
評審們訪問了這一位勝利的參賽者,說:【每一位歌者都各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你肯定有你的夢想,對不對?說說看...】, 這位歌者卻說:【我沒有夢想,我只是認真地作事,有時夢想它就自然而然實現】,這位歌者也分享想了他一些水到渠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我聽了他的話,一位比賽者的心情分享,非常的震撼….你不是準備要來拿冠軍的嗎?為何能那麼淡然呢?換成是我,面對榮耀,我的態度是.....高興、滿足、感恩、抑或謙卑呢?我能有這麼超然的行為表現嗎?
這位少數民族的歌手,幾乎沒有時下歌者的商業包裝,也沒有競逐功利的心,他的”直心”,把事情做好,不計較利害得失,他的歌聲與行為震攝了在場的聽眾。我若有所悟:人一輩子,都在想豐富自己,怕落人後,怕所得不夠…,想很多…,擔心很多,都是為了這個 ”我”, 而這個 ”我”…源自於生命的無知、不安 與恐懼…。一般人要把一件事徹頭徹尾作好,而過程當中不多心,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是非常困難的,然而不算計得失的那種水到渠成的成功,是超然的,是平淡的。筆者所言不計較得失,並不是不知道的得失,而是應該用更高的思想去面對得失,知道得失沒有絕對,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甚麼都沒有,離開時也是兩手空空,我們有得到甚麼?有失去甚麼呢?其實是得了個”無”,失去個 "空,究竟是以【空、無】為伴,而中間的生命過程,是要以這樣的思想高度去面對生活,從人事物的經歷之中,粹練自己的心性,知道本無得失,而能隨緣得失。
佛經記載:人類是由光音天而來,光陰天的天人因好奇心,神足來到地球,也因為吃了地球的瓊漿,化身變成報身,所以回不了天界,因地球各地之瓊漿不同,天人飲食各地瓊漿之後有不同的膚色,造成不同的種族。天人因為化身變成肉身,福報減少,為了生存,需要飲食,後來又組織家庭,漸漸養成貪、瞋、癡的習氣,進而有殺、盜、淫等惡行,於是形成了六道輪迴,不能出離。
透析了生命的歷程,我們更要深刻體認我們這條生命(稱為身命)是無常,而內心所染值精神習氣(稱為業命)也是虛幻不實的,我們這條生命跟大自然的物質體是一樣的,他們只是因緣合閤的暫時現象,一樣具有成、住、壞、空的生滅歷程,所以外面的物質境界,包括我們的生命是生滅無常。而我們的內心卻常分別外境的得失與善惡,認假作真,養成執著這些得失與善惡的情趣,不能與法界自然的因緣生滅法相應,受困在自己內心分別執著的思想情趣之中,猶如禁錮在自我認知牢籠之中,不能出離。因為我們的六識(意識心)就是好於分別外境,而第七識(末那識)就養成了執著這些善惡與得失的情趣習氣,所以這種自我的情趣的攀緣追逐,造成我們的生命一世再一世無止境的輪迴,得之則習,但也養成對於人事物更強烈的取捨與怕失去的執著與恐懼,雖然明知肉體生命終究會結束,然而卻拼命追逐、執著這些外在的物質名利想要鞏固這個生命,猶如在海邊的沙灘雕築城堡,城堡在華麗,海水一來隨時就會崩塌而消失,生命既然是妄,為了鞏固生命的欲求與執著,更是妄上加妄,無怪乎佛經說我們的生命就是一種因緣閤合的假我。
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六祖壇經:【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無意智】。陳明安老師也說:【有染者入六道,無染者入法界】。我們應該學習佛菩薩的智慧,外觀物理空性,進而內觀自心而不著念,頓除六識之分別,淨化七識的情趣習氣,由直心回到本心,永絕餘想,解脫身命與業命的身心束縛,超脫六道的輪迴。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一念不住,止而能觀,
如實之意,直了此心。
~勝法~ 107.10.09
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師之德本
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禪心 (Zen heart)
I think, therefore I am, if no thoughts, where am I.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感德節園滿日對我的啟發
人乘佛教 聖開導師 自稱 一無法師,又名 幸福童子,制定每年的最後一日 為感德節圓滿日 又稱幸福節,它的意義是 我們要在 一年的最後一天,自我檢討 我們能夠生存於社會,生活衣食無缺、家庭和樂、事業精進 都是受到四重恩 (父母恩、眾生恩、師教恩、國家恩)的照顧。而我們的慧命 也是受到諸佛菩薩 及善知識的教導,才能夠增長,所以我們要感恩報德 並且也要針對這一年當中 因為自己的習氣所生的煩惱 及面對人事物有不圓滿之處 自我反省改進,期望明年會更有知識、更有智慧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創造自己的幸福。
聖開法師說:【學佛修行 最重要的是斷習氣,魔從習氣門入,習氣不斷,根器不出】。所以每年 道場都會舉辦 感恩報德的活動,之後,更會舉辦
【幸福童子送美妙】的活動,由天真無邪的小朋友,扮演幸福童子,就好像是佛菩薩來到人間,大眾可以自我反省,將自己的習氣寫在紙上,放入灰色的習氣球內,由幸福童子帶走。它表法是斷習氣的意思,而幸福童子也會
送給您一顆綠色的幸福球,裡面有幸福童子 送給您的【美妙】,這個【美妙】就是幸福童子送給您 最受用的智慧法語,它是一種修行的法門,啟發你的自覺,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引導你作你應該作的事,在未來這一年,走向更幸福更光明的人生,今年的感德節,媽媽要我幫他寫習氣球,我問她要寫甚麼,她說:就寫【去貪嗔癡三毒】的習氣嘛,回到家後
我想:我和媽媽寫的都是去斷生活行為的不良習氣 以及捨貪嗔癡之類的語句.. ,然而身體的行為 是由心念所生才造作的,所以斷習氣是要從心下手,我應該深自反省,做一些改變,寫一些比較具體的...,於是 我就寫下自己的新年期許:【一日行一善,一日悟一法、法法與道同,漸行漸修證】。
以下是我的解釋
【一日行一善】,佛經有云,未証悟眾生,應善護菩提,持善而修慧而達福慧具足。我們的生命,是由父母所賜於,所以要感念父母恩,生命得以生存是由許多有情、無情眾生所頤養才得以生存,我們需要 空氣、陽光、水和食物,我們的生活 是由很多人的血汗勞累付出,而得以便利、滿足我們需要衣服、居住、交通、醫藥等... ,我們在社會上有所成就,也是眾人的護持 才能獲得。所以我們要感念眾生恩,我們也要感念 師長與善知識的教導,使知識及生活技能得以增長,我們更要 感恩諸佛菩薩的法乳恩,讓我們了解佛法 有正信 然後起正念 精進修行 長養我們的慧命,不至於墮落,知道感恩就會去除貢高我慢心,知道感恩就會去行佈施、知道感恩就會去悲憫眾生之苦,因為感恩就少貪欲,感恩是一切善的基礎,煩惱皆因為 ”我” 而生,若為利益大眾而有念想,這個念想煩惱也是菩提,所以願行一切善,迴向諸眾生。
【一日悟一法】,人事物境界象叫做”萬相”,而萬象呈現在內心就是”萬法”,萬法惟心所造,也就是你以什麼態度與智慧,去面對這些呈現於你內心的萬法,一件事從頭到尾 徹底的把它做好,就是修行,每件事情都有他的義意,期許自己從修行的角度去領悟,所謂【行盡一切事 了解一切心 即心是佛】,於生活中培養承擔力、捨力與忍耐力,於每件事情當中發現他的意義,以自覺觀察內心的反射,反省自心所迷何境,我的心態是貪、是嗔、是癡?面對人事物都是修行,而過程之中不起二心,沒有二心即見本心。
【法法與道同】,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對治眾生心,法法與道同,釋家牟尼佛證悟時說:【妙哉、妙哉,一切眾生佛性俱足,皆可成佛,只是無明追逐,受生滅輪迴之苦】,佛陀已經幫我們確立 我們佛性俱足了,只是被無明惑業所迷,我們要領悟生命會 生老病死,隨因緣生滅,物質會成住壞空,我們對生命與物質 分別它的善惡、得失,產生瞭取捨的執著,就會變成內心的心業,也就是業命,我們要在人事物境界中體悟,生命無常 如夢幻泡影,業命也是幻化的記憶影像而已,徹悟生命與業命之虛幻不實,並依旨人乘佛教教法修持,才能如聖開上人所云:生命死了,業命死了,證得慧命,出離六道。
【漸行漸修証】,透過自我觀察,自我醒悟,檢討改進,並不斷學習知識,累積智慧,在生活中印證佛法,周而復始,產生良性的自我進化,證悟諸法空相,而能【內持無為,外行無相】。以上是 今年感德節對我的啟發,希望能自我期許,精進修行,感恩報德,願行一切善,迴向眾生恩,追隨幸福童子(聖開上人)的宏願:作娑婆清道夫,淨化人心,普願眾生早證佛道,脫離苦海,與佛同在!
書寫此文,筆者也深怕觀念不正確,誤導讀者,所以特別請教善知識之開導指正,善知識給我的答覆:當頭棒喝,如醍醐灌頂。善知識答:內容我看過了,沒有對錯,只有"正邪",你的方向是對的,其他是個人體驗的深淺,就如你所說的,「漸行漸修証」,依此而修,漸修習性、漸捨執著,最後頓悟,"本自清淨"、本來就這樣,不是修掉貪嗔癡,而是發現本無貪嗔癡,若有真有貪嗔癡,歷劫難成。依你所寫的偈,我也心生一偈,在此提供豐富你的內容:【無我即是善,無迷即悟法,無為即道同,無法亦非法】。
善知識的開導,讓我對佛法法義的體會,更為深入,我的【一日行一善,一日悟一法、行法與道同,漸行漸修證】,猶如就是要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而大善知識的 【無我即是善,無迷即悟法,無為即道同,無法亦非法】,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的偈語內容是 已經認為有個妄,所以才要去除妄,妄是除不盡的,但大善知識教導我,想要除妄,就有一個對立相,分別相,的法執,知道妄,不迷妄,佛法圓融不二,本無真妄,無迷無真,才能超然於真妄,所以無論行住坐臥,面對內心呈現的這一念頭,如果不去把它貼標籤,生 "分別" 心 就是了。
【本無因果,萬相萬法
自然呈現,執我我所,生起愛憎,有所取捨,善惡即現,因果即顯】,如大善知識所言:【無我即是善,無迷即悟法,無為即道同,無法亦非法】,阿! 霎那間…對..【自性俱足,自性自度】,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領悟,此一公案
可分享有緣人,【行般若之法 證涅槃之道】。與佛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