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談断習氣
佛教裡常講「習氣」兩個字。「習」是習已為常的習慣,會在我們的言行舉止上不知不覺的流露出來,實是根深蒂固,不易改掉。猶如貯酒之器,雖經洗淨,仍有酒氣一般。
人乘佛教聖開導師常說:『學佛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斷習氣』,陳明安老師更強調說『六根門頭有魔君』。一般人乍聽之下,覺得很貼切、很實際,然而卻也以為學佛修行就是要修學高深佛法,以達開悟解脫,才是當務之舉。
隨著學佛的歲月增長,了解一些佛法的道理,也想將佛法用於自身力行,才體會到斷習氣的重要,尤以日前看到一則關於豆腐鯊放生的故事,更讓我體會到習氣之恐怖,它其實是眾生不得解脫,輪迴六道的根源。 筆者將這故事略述於后 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幾年前為了保育理由,收養了三隻漁民捕獲的豆腐鯊,豆腐鯊身形巨大,長十幾公尺被眷養在小小的水族箱內,箱內水深也只有二三十公尺,豆腐鯊每天只能持續的在箱內繞著圈子游,經過了二三年保育團體發現豆腐鯊長期繞圈子脊椎已經彎曲,尾鰭也因長期在水族箱被擦傷產生潰爛,活力逐漸減少,若不將豆腐鯊放生回大海,恐怕將活不久。於是展開放生活動,第一隻豆腐鯊因病重又因其體型龐大搬運困難,也因運載技術不純熟,在過程中就死亡了,第二隻豆腐鯊較幸運,一大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被運載至港外放生了,放生人員在水中觀察豆腐鯊,發現豆腐鯊並沒有游向更深的大海,仍然像在水族箱內一樣,持續地在港外繞圈子,當天下午就被漁民發現又游回來並且擱淺在港內了,保育人員又將這豆腐鯊綁住拖往港外暫放,當初有保育專家建議在外海做著大沉水箱暫時圈住豆腐鯊,等它適應大海環境再放它,但因為花費高,館方沒有預算而作罷,隔天,只能將豆腐鯊拖往外海,再把它放了,眼看著豆腐鯊繞著圈圈越游越深消失在大海中,大家才放心地回家,心想:豆腐鯊這次應該可以悠遊回到大海的懷抱中了,沒想到二天後,在台灣西海岸的海岸邊,發現這條豆腐鯊,它又游回岸邊,且被海水沖上海岸,被太陽曬得奄奄一息,等到大伙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推回大海之際,他雙鰭已無法擺動,而且腹部朝天,死在海中了,事實說明豆腐鯊經眷養成習,已經喪失了在他的本家,大海,求生的本能了。
這豆腐鯊的故事,讓我體會,我是否也被關在自己的水族箱內,每天在那些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歡喜、我的憂慮…等情趣習氣之中繞著圈子,看不見自己的出路,就好像豆腐鯊在水槽之中被眷養慣了,即時被送回到大海本家也是無法適應,還要會再游回岸上,一般人若無善知識引導,啟發我們的覺性,很難建立智慧與勇氣離開自己的水族箱,只能在六道之中輾轉輪迴,無有出期。
釋迦牟尼佛說:『眾生皆具有佛性,只因無明追逐,終受生滅輪迴之苦』,我們在六道之中輾轉流浪,無明障蔽,積習深厚,已遠離自性,也不知自有佛性,很難徹見自性法海。究其源頭,習氣由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面對人事物外境,經第六根(意根)辨識、染著,日積月累所產生的情趣喜好,也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作用所產生一種根深蒂固的第七識的根本我執(我之所愛、我之所憎),而這個“我“是識心念頭的堆積、延續所產生的假我,也就是說:『習氣是由於念頭的追逐而形成』,我們的心被它拖著團團轉而不自知,當外在人事物環境因缘不合”我”意時,就生煩惱,隨之而有貪、瞋、癡之惡念,而產生殺、盗、淫之惡行,讓我們痛苦,展現在生活上的是『財、色、名、食、睡』的追逐,日以繼夜、週而復始,是眾生輪迴的根源。
透視了習氣是煩惱輪迴之源,断習氣,要知道習氣形成的源頭,法義上要持覺不失,常常反觀自照內心,使六根不向外境產生分別攀緣,也就是不追逐念頭,乃至妄念不生,如此就不會養成精神思想的習氣,才能轉識心成德種。行義上,在日常生活之中,減少『財、色、名、食、睡』的貪染執著,時時警惕反省,行菩薩之道,以大眾之利為己利,面對人事物,所行無相,心無計量,如此身體力行,行法相應,將來開悟,轉八識成智慧妙用才有可能。
後記: 感恩大善知識之教導, 得聞正法。撰寫此文,幫助我自我反省, 並也深自懺悔, 體悟有限, 希望此文與有緣者分享, 並鞭策自己將這些觀念深入身心, 力行不懈。
~勝法~
人乘佛教聖開導師常說:『學佛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斷習氣』,陳明安老師更強調說『六根門頭有魔君』。一般人乍聽之下,覺得很貼切、很實際,然而卻也以為學佛修行就是要修學高深佛法,以達開悟解脫,才是當務之舉。
隨著學佛的歲月增長,了解一些佛法的道理,也想將佛法用於自身力行,才體會到斷習氣的重要,尤以日前看到一則關於豆腐鯊放生的故事,更讓我體會到習氣之恐怖,它其實是眾生不得解脫,輪迴六道的根源。 筆者將這故事略述於后 台灣海洋生物博物館,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幾年前為了保育理由,收養了三隻漁民捕獲的豆腐鯊,豆腐鯊身形巨大,長十幾公尺被眷養在小小的水族箱內,箱內水深也只有二三十公尺,豆腐鯊每天只能持續的在箱內繞著圈子游,經過了二三年保育團體發現豆腐鯊長期繞圈子脊椎已經彎曲,尾鰭也因長期在水族箱被擦傷產生潰爛,活力逐漸減少,若不將豆腐鯊放生回大海,恐怕將活不久。於是展開放生活動,第一隻豆腐鯊因病重又因其體型龐大搬運困難,也因運載技術不純熟,在過程中就死亡了,第二隻豆腐鯊較幸運,一大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被運載至港外放生了,放生人員在水中觀察豆腐鯊,發現豆腐鯊並沒有游向更深的大海,仍然像在水族箱內一樣,持續地在港外繞圈子,當天下午就被漁民發現又游回來並且擱淺在港內了,保育人員又將這豆腐鯊綁住拖往港外暫放,當初有保育專家建議在外海做著大沉水箱暫時圈住豆腐鯊,等它適應大海環境再放它,但因為花費高,館方沒有預算而作罷,隔天,只能將豆腐鯊拖往外海,再把它放了,眼看著豆腐鯊繞著圈圈越游越深消失在大海中,大家才放心地回家,心想:豆腐鯊這次應該可以悠遊回到大海的懷抱中了,沒想到二天後,在台灣西海岸的海岸邊,發現這條豆腐鯊,它又游回岸邊,且被海水沖上海岸,被太陽曬得奄奄一息,等到大伙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推回大海之際,他雙鰭已無法擺動,而且腹部朝天,死在海中了,事實說明豆腐鯊經眷養成習,已經喪失了在他的本家,大海,求生的本能了。
這豆腐鯊的故事,讓我體會,我是否也被關在自己的水族箱內,每天在那些我的工作、我的家庭、我的歡喜、我的憂慮…等情趣習氣之中繞著圈子,看不見自己的出路,就好像豆腐鯊在水槽之中被眷養慣了,即時被送回到大海本家也是無法適應,還要會再游回岸上,一般人若無善知識引導,啟發我們的覺性,很難建立智慧與勇氣離開自己的水族箱,只能在六道之中輾轉輪迴,無有出期。
釋迦牟尼佛說:『眾生皆具有佛性,只因無明追逐,終受生滅輪迴之苦』,我們在六道之中輾轉流浪,無明障蔽,積習深厚,已遠離自性,也不知自有佛性,很難徹見自性法海。究其源頭,習氣由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面對人事物外境,經第六根(意根)辨識、染著,日積月累所產生的情趣喜好,也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作用所產生一種根深蒂固的第七識的根本我執(我之所愛、我之所憎),而這個“我“是識心念頭的堆積、延續所產生的假我,也就是說:『習氣是由於念頭的追逐而形成』,我們的心被它拖著團團轉而不自知,當外在人事物環境因缘不合”我”意時,就生煩惱,隨之而有貪、瞋、癡之惡念,而產生殺、盗、淫之惡行,讓我們痛苦,展現在生活上的是『財、色、名、食、睡』的追逐,日以繼夜、週而復始,是眾生輪迴的根源。
透視了習氣是煩惱輪迴之源,断習氣,要知道習氣形成的源頭,法義上要持覺不失,常常反觀自照內心,使六根不向外境產生分別攀緣,也就是不追逐念頭,乃至妄念不生,如此就不會養成精神思想的習氣,才能轉識心成德種。行義上,在日常生活之中,減少『財、色、名、食、睡』的貪染執著,時時警惕反省,行菩薩之道,以大眾之利為己利,面對人事物,所行無相,心無計量,如此身體力行,行法相應,將來開悟,轉八識成智慧妙用才有可能。
後記: 感恩大善知識之教導, 得聞正法。撰寫此文,幫助我自我反省, 並也深自懺悔, 體悟有限, 希望此文與有緣者分享, 並鞭策自己將這些觀念深入身心, 力行不懈。
~勝法~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Lonely traveler (孤獨的旅人)
As everything coming to silence, the traveler becomes more lonely.
Looking deeply into mind, the traveler still prefer to be alone.
No response to those wave-like thoughs, and let them come and go naturally.
Suddenly found there, nothing left and nothing to be expected.
You and me are all travelers, past, now, and future.....

Looking deeply into mind, the traveler still prefer to be alone.
No response to those wave-like thoughs, and let them come and go naturally.
Suddenly found there, nothing left and nothing to be expected.
You and me are all travelers, past, now, and future.....
當萬籟俱寂, 旅人愈顯孤獨。
自觀內心深處, 旅人寧取孤寂,
任由心緒來去自如。
豁然發現, 了無一物, 無所期盼。
你我皆是旅人, 過去, 現在, 未來....。
~勝法~ 2013.10.17

Photo by TANJA
GHIRARDINI
標籤:
悟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孤芳自賞--於亞洲大學太極湖畔
百花鬧幽徑,芳草故人稀,
孤芳獨自賞,微風撩心簾,
款款訴呢喃,莫為塵俗忙,何妨應此境,寂光瀰太極。
~勝法~ 2013.9.30
註:太極喻宇宙的初始, 且此景亦位於亞洲大學太極湖畔
http://www.asia.edu.tw/yard.php?Taiji_Lake
標籤:
悟
訂閱:
文章 (Atom)